艰难与机遇,是赵湛2022年的“关键词”。
为了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覆盖到户,他不自觉地进入了“全天在线”状态。一个村一个村地与村“两委”商讨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推广事宜,软硬钉子碰了无数个,他仍然没有放弃。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为了解决因农药效果不明显而造成的销售困扰,他把生产厂家和技术员都请进了农资销售店,在一线为农户答疑解惑。
为了解决公司公益性与效益的问题,他开始完善产业链条,打造农业融合发展“良性循环圈”。
他所面临的问题,是每一个寻求新出路的传统农资企业共同面临的问题,旧模式与新需求的博弈,旧习惯与新业务的冲突,艰难与机遇同样存在于这个过程中。
问题总是一个接一个,遇到了不可怕,解决了,就是一个新机遇!
又是一顿边工作边匆忙吃下的午餐。
这一年,为了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覆盖到户,赵湛不自觉地进入了“全天在线”状态。即便这样,“我也不是很满意现在的效果”。他还是想看看自己的努力在下一年能否有更大的突破。
“软钉子” “硬钉子” 新希望
“赵总,今年田里种什么比较好?”“打药忙不过来,你们能帮忙吗?”“粮食产量不错,但是都堆在家里,不知道往哪里卖。”……
每次接到农户求助的电话,赵湛就很懊恼——3年过去了,公司的农业社会化服务还是不能覆盖到每一个农户。
2019年,赵湛担任湖南省湘潭市惠农农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带领团队开创出了代育、代耕、代插、代防、代管、代收、代烘、代储、代加、代销的“十代”农化服务,并在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推广。目前,已经完成全市45个土地托管中心综合型服务平台建设,服务面积达40万亩次。
从“十代”服务中受益的农户不在少数。62岁的刘海清是湘潭县中路铺镇毛塘村人,在镇供销惠农土地托管服务中心开展“半托管”订单种植,60亩“美香占”优质稻亩产500公斤,收入8万多元,除去成本利润可观。
“以前我们服务的农户在年底收入都不错,心里很开心;以前能解决500亩土地上的问题,我就很有成就感。”赵湛说,随着工作的不断推进,他才发现,自己的“满足”有点过早了,很多地方的农户仍然被“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的问题困扰着。“如果能进一步提升服务覆盖面,让每一个农户都轻松种田,多好。”赵湛心里想着。
2020年,湖南省供销合作社开始在全省系统推广“两个到户”(联结到户、服务到户)工作。作为“两个到户”的载体,村级供销合作社得到了恢复。这两年,湘潭市供销合作社也在全市各行政村逐渐恢复了村供销合作社,这让赵湛看到了希望。
然而,结果还是离赵湛的预期有很大差距。许多村供销合作社因为“势单力薄”,没能真正发挥出该有的作用。想要推广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必须和村集体合作,才能在短期内、在最大范围内提升服务覆盖面。
创业路上的“先行者们”,往往果敢主动、敢为人先,赵湛挨村去找村“两委”商量合作事宜。
“供销合作社和村集体都是合作经济组织,双方围绕农村经济发展、围绕粮食安全进行合作,是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的必然选择,政策、市场、农民都需要。”这一句话,赵湛说了不下百次,但能真正给予他回应的人却不多。
“今年村上的事情比较多,不一定能顾得上推广。”“村里基础差,这个事情做不了。”“好好好,可以,有空了就做。”……“软钉子”“硬钉子”赵湛不知道碰了多少回。“说不难过是假的,但是事情还得做啊。”赵湛说。
不过,也有让赵湛高兴的事。今年3月,同庆村供销合作社成立。其中,村集体经济组织占股20%,拥有农机设备9台,业务范围涵盖农资产品销售、农机作业服务、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服务及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
周浪是同庆村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是一名“90后”,也是一名退伍军人。“我看好市供销合作社推广的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农民有需要,村集体就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现在,村供销合作社对村里13个组共720亩农田进行流转,然后发包给种植大户,大大调动了种粮户的积极性。“到今年年底,村集体经济增收了近8万元。”周浪开心地说。
湘潭市雨湖区鹤岭镇、湘潭县中路铺镇菱角村及荷塘村、湘乡市白田镇东茅村……愿意和供销合作社一起推动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村集体越来越多。
“今年,湘潭市社还专门从综合改革资金里拿出专项资金支持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推广工作。每个村给予5万元启动资金,未来将争取创建20个‘十代’服务示范村。”说起这件事,赵湛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员工要效益 农民要公益
创业,问题总是一个接着一个。
“今年农资销售也遇到了新问题。化肥、种子的销售情况还好,出问题的是农药的售后服务。”赵湛说,如果有新的病虫害发生,农药的使用效果就不能保障。农户不能接受这样的结果,有时会产生一些冲突。
创业者往往需要有一颗强大的心。经过3年的创业,不管遇到什么问题,赵湛都能很快找到解决办法。既然销售店说不清楚农药的使用方法和效果,他就把生产厂家请过来说明情况。如果连厂家也说不清楚,那就请技术员来解决。
“只有把工作更细化,才能让工作进行得更有序。”赵湛深有感触地说。
工作中的一些难处,被赵湛通过各种办法一一破解。但是,有一个问题,却困扰了他好久——如何平衡公司的公益性和效益。
“作为供销合作社的企业,我们要体现一定的公益性,这是供销合作社的宗旨决定的。同时,我们也要讲效益,这样才能让企业长久发展下去。”而如何实现这两者之间的平衡,是赵湛遇到的最大难题。
在平时的服务中,赵湛总是想着让种植户多挣钱,公司的利润被压到最低。公司没有利润很难持续发展,做农业本就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公司团队的每一个人为此付出了很多,如果没有效益,收入长期不增加、不稳定,也会影响工作的推进,赵湛很无奈。
此外,随着种粮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农机装备越来越智能化、精密化,都需要更多年轻人的加入。“同样的收割机,带空调的要贵1万多元,但我们必须要买,不然吸引不了年轻人来。”赵湛说,在招聘机手时,他就跟年轻人“打包票”——走出收割机,脚上没泥巴、身上没汗水。设备的升级、人员的更新,让公司的支出不断增加,进一步压低了利润的比率。
公司利润高了,种植户就挣钱少;种植户挣钱多了,公司的利润就低,似乎陷入了一个无解的循环中。难道真的没有解决办法吗?赵湛陷入了沉思。
“中央厨房”项目的运营,让赵湛又看到了希望。“中央厨房”项目由湘潭市社与湘潭华银集团共同投资建设,赵湛被任命为项目负责人。项目围绕建设“基地+中央厨房+冷热链配送+学校食堂+餐饮终端”的产业链平台,着力打造“从农田到餐桌”的一体化管理服务系统。目前,“中央厨房”已为雨湖区的13所学校提供学生餐配送服务。
“农业要有全局意识,不能仅着眼于第一产业,应往二三产业延伸,形成产业链。”赵湛说,产业链条“活”起来,才能让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主体都从中获益,最终实现共生共赢。
“我也不知道这个措施是否能解决效益和公益的问题,但是我相信,只有把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都链接起来,才能形成价值链,才能让农户愿意种田,才能留住人才,才能不断扩大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覆盖面。”赵湛表示,他很期待这个“良性循环圈”早日到来。
尽管一切仍在摸索中,他始终认为希望是永恒的——农业是国之根本,发掘农业农村资源,投身其中,很有奔头。
遇到困难不可怕,解决了,就是一个新机遇!
下一篇:最后一页
羊城晚报记者黄颖琳7月4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发展
今年上半年,哈尔滨机场完成运输起降7 1万架次、旅客吞吐量973万人次、
直播吧7月4日讯莱奥此前官宣改穿米兰10号球衣,球员日前谈及此事。“这
海底电缆行业需求如何?海底电缆作为输送海上风电的关键设备,近年来,
X 关闭
方敏婷_关于方敏婷简介 今亮点
想拍月亮与广州塔“同框照”?别错过7月3日夜间至4日凌晨 “超低满月” 全球快报
全球微资讯!叠氮酸在水溶液中解离出氢离子和什么(叠氮酸的三个n原子杂化类型)
创业黑马牛文文:黑马天启科创行业模型已有超500家机构在使用
X 关闭
乳腺增生的危害大吗_乳腺增生的危害
《塔瑞斯世界》罗亚的宝箱如何获得?罗亚的宝箱获取途径一览 焦点简讯
天天日报丨阔别广州街坊16年 “老字号”金声电影院迁址复业
皮尤发布针对23国民调:超八成受访者认为美国干预他国事务-全球最资讯
全球今日报丨本田车队凭借其新技术走向更安全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