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相关资料图)
连日来,我国北方大范围地区进入高温炙烤模式。专家提示,高温天气要做好防暑降温,谨防中暑和热射病,同时也要保持心情“凉爽”,及时给燥热情绪“降温”。
网络图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副主任贺明轶表示,高温环境下,人体的体温调节、代谢、消化、神经等系统会出现功能性变化,当超过可承受范围时,就会产生不良影响,导致急性热损伤所致疾病,即中暑。高温时,如出现头晕、头痛、四肢无力、心慌、胸闷、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可能是先兆中暑。
“如果出现先兆中暑迹象,首先要尽快脱离高温、高湿、封闭的环境,到通风阴凉的地方,让患者充分休息,可适当饮用一些清凉的饮品,如淡盐水或者是一些含盐的饮料。另外,可以将毛巾或衣物沾湿,擦拭或冷敷额头、脖颈等部位,此时部分患者的症状会逐渐改善。若仍未改善或症状持续加重,应及时送医。”贺明轶说。
专家介绍,当长期处于高温环境时,不仅会出现身体不适,精神、情绪也会产生波动,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出现烦躁、易怒、记忆力下降等,极端情况下也更容易与他人产生摩擦或争执。
贺明轶说,处在高温环境时,人体血液中的含氧量,以及血管的扩张和收缩能力会发生变化,颅脑供血情况也有所改变。在体温还没出现变化的时候,供血就已经发生变化了,而出现发热等中暑迹象时,人体的调节能力会下降,进而对情绪和认知产生影响,也被称之为“情绪中暑”。
专家表示,遇到负面情绪,自己和周边的人首先要“冷处理”。“可以换到一个温度舒适的环境中,这样情绪也容易冷静下来,另外,要进行适当的休息,让身体进行自我修复,以平复不良情绪。”贺明轶说。
专家提示,随着暑期旅游旺季到来,到大城市游玩的游客越来越多,燥热的天气下,情绪容易暴躁,可能会出现一些摩擦,建议游客合理安排行程,保证充分休息,提前查看目的地的温度和天气情况,并做好防暑降温措施。
贺明轶提示,如果通过自我调节的方式仍然不能有效缓解不良情绪,就要及时就诊,通过求助专业医生来帮助自己纾解。 (来源:新华社电)
上一篇:第四大通信运营商中国广电5G上线,192号段将面向公众放号
下一篇:最后一页
注意!注意!湖北一年中最热的日子要来啦!今天(7月11日)今年的三伏
预计今日白天,华北中南部、黄淮北部和西部、江汉、江淮中西部、江南、
中美关系正值紧张之际,美国仍旧蠢蠢欲动,不仅妄图联合周边国家对中国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7月10日消息(记者吴岳文文 图)7月14日,2023年
X 关闭
线上商城系统开发
棕绿色连衣裙,款式设计时髦,风格气质也不同
这是多年前,刘德华、陈慧琳和李玟在参加某次活动时的一张合照。
今日6只基金公告成立
X 关闭
怎样去除苦菊的苦味 苦菊怎么去苦
财通证券给予东方雨虹增持评级,业绩释放曙光现,尽显龙头本色
嘿基尼中的基尼叫什么名字 嘿基尼的基尼是哪国人
中农联合(003042):该股换手率大于8%(07-07)
乳腺增生的危害大吗_乳腺增生的危害